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

老北京俏皮话 损人_老北京俏皮话歇后语

tamoadmin 2024-09-17 人已围观

简介1.俏皮话是什么意思2.经典俏皮话歇后语100条3.常用的歇后语20个 俏皮话歇后语集锦 1、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2、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3、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4、老鼠吃猫——怪事 5、老鼠进洞——拐弯抹角 6、老太婆搽胭脂——不知自丑 7、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8、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9、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1.俏皮话是什么意思

2.经典俏皮话歇后语100条

3.常用的歇后语20个

老北京俏皮话 损人_老北京俏皮话歇后语

俏皮话歇后语集锦

1、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2、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3、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4、老鼠吃猫——怪事

5、老鼠进洞——拐弯抹角

6、老太婆搽胭脂——不知自丑

7、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8、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9、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10、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11、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12、鲤鱼护窝——不会走多远

13、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物以类聚

14、芦柴秆做门闩——难撑

15、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16、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17、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18、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19、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20、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21、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22、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23、老牛喝水——不擡头

24、老牛踏垡子——步一个脚印

25、老牛脱了磨——空转一遭

26、老牛走老路——照旧

27、老牌子钢针——宁折不弯

28、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儿戏

29、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30、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31、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32、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33、马高镫短——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34、马褂改棉袄——老一套

35、马拉车尥蹶子——乱了套;乱套了

36、马尾绷琵琶——不值一谈(弹)

37、马尾拉胡琴——细声细气

38、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39、落雪天过冰大阪——从头凉到脚

40、落雨天担禾草——担子越来越重

41、麻布鞋上镶绸子——不成体统

42、麻秆手仗——靠不住;不可靠

43、麻秸秆做扁担——挑不起重担;难挑担

44、麻茎当秤杆——没个准儿

45、麻柳树解板子——不是正经材料

46、麻雀斗公鸡——自不量力

47、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48、麻雀头包饺子——尽是嘴

49、麻绳上按电灯泡——搞错了线路

50、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

51、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52、马蜂蜇秃子——头痛;没遮没盖

53、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54、码头上的吊车——能上能下

55、蚂蝗见血——叮(盯)住不放(比喻集中视力看。)

56、蚂虾尥蹶子——小踢蹬

57、蚂蚁搬家——拖拖拉拉;大家动口;倾巢出动(洞)

58、蚂蚁抖腿——小踢蹬

59、蚂蚁进牢房——自有出路

60、筷子掉油篓——又奸(尖)又猾(滑)

61、垃圾堆里的八骏图——废话(画)

62、拉牛入鼠洞——行不通;走不通

63、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64、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65、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66、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67、老母猪打喷嚏——笨嘴拙舌

68、老母猪下棋——瞧你那笨脑瓜

69、老牛打滚——大翻身

70、腊八儿出生——动(冻)手动(冻)脚

71、蓝天上的气球——轻飘飘的

72、烂膏药贴在好肉上——没病找病;自找麻烦

俏皮话是什么意思

对口相声 《俏皮话》 表演者: 李金斗 陈涌泉

甲 中国的语言丰富多。

乙 对。

甲 有一种语言叫歇后语。

乙 又叫俏皮话。

甲 对,如果运用的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乙 是吗?

甲 当然了。比如说观众朋友们夸我的相声表演的比较好,用一句俏皮话就可以代替。

乙 那观众怎么说呢?

甲 哎!XX说的相声那真好比是“飞机上挂暖瓶——”

乙 怎么讲呢?

甲 高水平啊!

乙 恩!这水平是够高的!

甲 他说的相声,又好比是“隔着门缝吹喇叭——”

乙 又怎么讲呢?

甲 鸣声(名声)在外。

乙 非常的形象。

甲 多好。

乙 哎!那观众要夸我呢?

甲 那也有的说啊。

乙 怎么说呢?

甲 XX同志表演的相声那真是“绱鞋不用锥子——”

乙 怎么讲呢?

甲 针(真)好。

乙 对。

甲 “狗撵鸭子——”

乙 又怎么讲啊?

甲 呱呱叫。

乙 嗨!我这就不如他那个了。

甲 甭管怎么样,这也是夸你的意思。

乙 对对对!象以后呢,要是做个报告啊,写个文章啊应该多用一些俏皮话。

甲 你这话太绝对,俏皮话呢有的地方能用,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用。

乙 什么地方不能用呢?

甲 开追悼会能用俏皮话么。

乙 那怎么不能用呢?

甲 这是个严肃的事情。

乙 这倒是。

甲 一般的追悼会都是这个样子.........

乙 怎么开呀?

甲 (模仿哀乐)

乙 哦,这是那哀乐。

甲 相声演员XX同志.........

乙 恩!?

甲 因患.......

乙 停!停!你给我开追悼会啊!?

甲 对呀,台上就咱两个人,不给你开给谁开呀?

乙 我这站的还不是地方。

甲 那这追悼会——?

乙 那.........那就继续开吧。

甲 这不就完了嘛!(模仿哀乐)

乙 看这意思我还得死一回!

甲 相声演员XX同志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终于XX年X月X日在XX地(说演出时间地点)不幸逝世。

乙 啊!我死在这儿啦!

甲 XX同志为人忠厚老实,工作勤勤恳恳,为相声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希望XX同志的家属化悲痛为力量,在新的长征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乙 唉!(叹息)

甲 XX同志(悲痛)——

乙 怎么样?

甲 安息吧。

乙 嘿!我还死定了。

甲 您听这个悼词给您写的怎么样?

乙 还是真不错。

甲 好不好?

乙 好。

甲 死了你都值。

乙 不值。那也不死啊。

甲 您看是不是这么开?

乙 要说写的还真不错。

甲 当然了。

乙 不过我认为有点美中不足。

甲 那点美中不足啊?

乙 里面要是有几句俏皮话就更精彩了。

甲 悼词里加俏皮话?

乙 啊。

甲 那你是死了,你家人非打我一顿不可。

乙 那哪儿能呢,不会不会。

甲 悼词里加点俏皮话?

乙 你试试。

甲 (模仿哀乐)

乙 这么一会儿我死了三回了。

甲 相声演员XX同志因患直肠癌,纯属“猴拉稀——坏肠子啦!”

乙 啊!

甲 “小孩摆弄鸡子——玩(完)蛋啦!”

乙 嚯!

甲 XX同志为人是“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乙 哦!

甲 “碌碡碰磨盘——实打实!”

乙 恩!

甲 “耗子舔脚面——老实巴交!”

乙 嘿!这叫什么词啊!

甲 我们希望XX同志的家属——

乙 您听听这家属的。

甲 不要“戴着口罩吹泡泡糖——响(想)不开”

乙 恩。

甲 更不要“狗熊钻烟囱——”

乙 怎么讲呢?

甲 “太难过了。”

乙 去你的吧!

经典俏皮话歇后语100条

俏皮话又称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基本介绍  

俏皮话是早年间老北京土语中遗留至今的叫法。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这种俏皮话,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俏皮话又称歇后语。

俏皮话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编辑本段一般示例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老太婆的裹脚布 — <又臭又长>。

歇后语定义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历史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分类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谐音类  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喻事类  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喻物类  如:

秋后的蚂蚱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故事类  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交叉兼类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幽默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在学习幽默的初期,可以先将自己当成笑料。在别人互相开玩笑的时候,拿自己自嘲一下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然后想想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糗事,你先拿出来和别人分享,看能不能达到一些效果。

常用的歇后语20个

 1.  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2.  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3.  狂犬吠日——空汪汪

4.  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5.  拉不出屎怨茅坑——错怪

6.  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7.  郎中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8.  狼头上戴斗笠——充好人

9.  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10.  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11.  老虎念经——正经;口是心非

12.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13.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14.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15.  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16.  雪地画梅——狗脚板

17.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18.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19.  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20.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21.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22.  阴间出赏格——寻鬼

23.  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24.  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

25.  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26.  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27.  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28.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29.  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30.  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31.  老鼠尾巴——大不了

32.  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33.  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34.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35.  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36.  瞎子拉琴——瞎扯

37.  阎王的爷爷——老鬼

38.  飞机上作爱——一日千里“

39.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40.  粪船过江——装死(屎)

41.  屎壳郎放屁——不值一文(闻)

42.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粪)

43.  守着厕所睡觉——离死(屎)不远

44.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常用的歇后语20个

常用的歇后语20个,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分享常用的歇后语20个。

常用的歇后语20个1

常用的歇后语20个1

1、鱼口里的水——吞吞吐吐

2、马尾穿豆腐——别提了

3、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4、浅滩上放木排———拖再拖

5、阴沟里的洋葱——皮焦心不死

6、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7、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8、死羊的眼睛——定了

9、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10、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11、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2、香水洗狐狸——臊气还在

13、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14、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15、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16、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17、歪嘴巴和尚吹喇叭——一股斜(邪气)

18、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19、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20、挨刀的鸭子——乱窜

常用的歇后语20个2

1、发出去的信——收不回了

2、蚊子叮象——碰到大头

3、送走客人才来做午饭——吝啬鬼

4、蚊虫叮牛角——无济于事

5、虫子掉在糨糊盆里——动弹不得

6、扁担没扎——两头打,两头失

7、竹刺扎着猴屁股——坐立不安

8、老鼠子唠铁钉——干恨恨

9、老鼠入牛角——罔行罔没路,已到尽头,再无出路

10、船里老鼠——堵里找食,赌里找食

11、烧饼铺里的老鼠——吃货

12、大眼贼碰上仓老鼠——大眼瞪小眼

13、狗逮老鼠——多管闲事

14、古董店里逮老鼠——无法下手,难下手

15、曹操遇关公——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不自喜

16、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7、孙悟空和二郎神交战——以变应变

18、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19、刘备夫人——糜氏,没事

20、孙悟空大闹水晶宫——逼龙王献宝

常用的歇后语20个2

1、曹操——乱来一气

2、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3、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4、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5、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6、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7、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8、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9、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0、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1、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2、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3、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及其性格不同)

1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5、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16、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17、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18、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9、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20、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

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常用的歇后语20个3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打破沙锅——问到底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高打蚊子——大材小用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鼠过街——喊打。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聋子的耳朵——摆设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猫哭耗子——慈悲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生姜——老的辣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